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保险公司开办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19:34:05  浏览:92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保险公司开办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保险公司开办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财税[2006]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若干项目免征营业税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2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人寿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18号)的有关规定,经审核,决定对有关保险公司开办的符合免税条件的下列保险产品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具体免税保险产品清单见附件。

  附件:免征营业税的保险产品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免征营业税的保险产品清单

  一、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友邦康健无忧重大疾病保险
  2.友邦附加康健无忧重大疾病保险
  3.友邦附加康福一生重大疾病保险
  4.友邦智尊宝c款终身寿险(万能型)
  5.友邦聚财宝两全保险(分红型)
  6.友邦金盾A款两全保险
  7.友邦金盾B款两全保险
  8.友邦育英宝五十五岁两全保险(分红型)
  9.友邦育英宝六十岁两全保险(分红型)
  10.友邦金福A款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11.友邦金福A款二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12.友邦金福B款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13.友邦金福B款二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二、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附家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2.财富人生变额终身寿险(万能型)A款
  3.财富人生变额终身寿险(万能型)B款
  4.团体一年定期寿险
  5.补充养老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

  三、恒康天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恒康天安附加天天无忧重大疾病保险
  2.恒康天安附加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3.恒康天安“多利宝”两全保险
  4.恒康天安附加优惠两全保险
  5.恒康天安永泰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

  四、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联众灵活理财终身寿险(万能型)

  五、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l.关心202重大疾病健康保险
  2.康宁长期看护健康保险

  六、广电日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广电日生生福年金保险
  2.广电日生生瑞丰两全保险(分红型)
  3.广电日生团体一年定期寿险
  4.广电日生天福附加重大疾病保险
  5.广电日生恒丰两全保险(分红型)
  6.广电日生恒隆两全保险(分红型)
  7.广电日生恒泰终身寿险(分红型)
  8.广电日生附加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9.广电日生附加儿童重大疾病保险

  七、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金盛福多多两全保险

  八、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中保康联精彩人生两全保险
  2.中保康联超级理财两全保险
  3.中保康联财运来两全保险(万能型)(A)
  4.中保康联团体定期寿险

  九、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海尔纽约人寿年年金喜保险B款(分红型)
  2.海尔纽约人寿吉祥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
  3.海尔纽约人寿附加趸交两全保险(分红型)

  十、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团体女性安康保险
  2.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3.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

  十一、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生命至尊终身寿险(分红型)
  2.生命成长快乐两全保险(分红型)
  3.生命永乐团体养老年金保险(B)款(分红型)
  4.生命金福保险金转换年金保险(B款)
  5.生命金满贯终身寿险(万能型)
  6.生命安康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7.生命成长康乐附加儿童重大疾病保险
  8.生命永宁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9.附加团体定期寿险
  10.生命母婴安康定期寿险
  11.生命母婴安康附加医疗保险
  12.生命学生平安定期寿险
  13.生命学生平安附加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
  14.生命永祥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
  15.生命永祥团体养老年金保险(B款)(万能型)
  16.生命金福保险金转换年金保险
  17.生命金泰两全保险(C款)
  18.生命金六福两全保险(分红型)

  十二、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华泰人寿太阳花两全保险(分红型)
  2.华泰人寿延龄松年金保险(分红型)
  3.华泰人寿吉年宝两全保险(分红型)
  4.华泰人寿吉年宝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
  5.华泰人寿金玉满堂年金保险(分红型)
  6.华泰人寿吉年发终身寿险(万能型)
  7.华泰人寿金百合重大疾病保险
  8.华泰人寿康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9.华泰人寿附加豁免保险费定期寿险
  10.华泰人寿附加儿童豁免保险费定期寿险
  11.华泰人寿附加儿童豁免保险费定期寿险B款

  十三、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泰康附加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
  2.泰康附加手术费补偿医疗保险
  3.泰康附加每日重病监护津贴收入保障保险
  4.泰康附加每日住院津贴收入保障保险
  5.泰康附加花样年华女性健康保险
  6.泰康附加高残豁免保险费定期寿险
  7.泰康永利两全保险A款(分红型)
  8.泰康永利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
  9.泰康恒泰保证年金保险
  10.泰康附加定期寿险
  11.泰康附加花样年华女性健康保险
  12.泰康附加疾病住院医疗保险
  13.泰康附加重大疾病保险
  14.泰康附加投保人豁免保费定期寿险
  15.泰康附加残疾豁免保费定期寿险
  16.泰康附加世纪长乐重大疾病保险
  17.泰康卓越财富终身寿险(万能型)
  18.泰康千里马两全保险(分红型)C款
  19.泰康放心理财终身寿险(万能型)

  十四、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红福寿年金保险(分红型)
  2.累积型团体年金保险
  3.小康之家·如意安康两全保险(A款)
  4.附加小康之家·如意安康重大疾病保险(A款)
  5.出境人员传染病保险
  6.优生优育疾病保险
  7.信恒团体年金保险B款(分红型)

  十五、首创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首创安泰小状元两全保险(分红型)
  2.首创安泰附加小状元大学教育金两全保险(分红型)
  3.首创安泰附加小状元高中教育金两全保险(分红型)
  4.首创安泰附加小状元初中教育金两全保险(分红型)
  5.首创安泰金生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A款
  6.首创安泰金生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B款
  7.首创安泰金生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C款
  8.首创安泰附加住院费用医疗保险

  十六、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信诚“心聆一生”终身寿险
  2.信诚“创未来”润泽两全保险C款(分红型)
  3.信诚“创未来”润泽两全保险D款(分红型)
  4.信诚“岁月流金”两全保险(分红型)
  5.信诚附加“三连宝”终身寿险A款(万能型)
  6.信诚附加“三连宝”终身寿险B款(万能型)
  7.信诚附加“新储易保”提前给付长期重大疾病保险

  十七、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长城金贵年金保险(分红型)
  2.长城金富年金保险(分红型)
  3.长城爱心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
  4.长城爱康成人重大疾病保险
  5.长城金富利终身寿险(万能型)
  6.长城金宝利年金保险(分红型)
  7.长城鸿福一生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

  十八、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太平卓越人生附加重大疾病保险
  2.太平团体艾滋病病毒感染疾病保险
  3.太平盈利多两全保险(万能型)
  4.太平卓越人生定期寿险
  5.太平卓越人生附加两全保险

  十九、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大地天健团体医疗保险
  2.大地福宁职工补充团体医疗保险(A款)
  3.大地附加福安疾病住院团体医疗保险
  4.大地附加状元乐学生、幼儿医疗保险

  二十、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1.友邦金福A款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2.友邦金福A款二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3.友邦金福B款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4.友邦金福B款二十年年金保险(分红型)

  二十一、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卓越人生定期寿险
  2.卓越人生两全保险
  3.附加卓越人生失能重大疾病保险
  4.安心无忧防癌还本疾病保险
  5.团体重大疾病保险
  6.个人重大疾病保险
  7.美满安康两全保险(A款)(分红型)

  二十二、中国人保寿险有限公司
 
  1.人保寿险精彩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
  2.人保寿险温馨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
  3.人保寿险附加定期寿险
  4.人保寿险团体定期寿险
  5.人保寿险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
  6.人保寿险保益多两全保险(分红型)

  二十三、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1.中意保家利两全保险
  2.中意附加保家利重大疾病保险
  3.中意附加理财重大疾病保险
  4.中意附加理财女性母爱健康保险
  5.中意附加理财女性健康保险
  6.中意附加理财配偶定期寿险
  7.中意附加理财配偶重大疾病保险
  8.中意附加理财配偶女性母爱健康保险
  9.中意医保补充团体医疗保险(B款)
  10.中意团体定期寿险(B款)
  11.中意综合保障团体医疗保险
  12.中意补充团体医疗保险
  13.中意驻外员工团体医疗保险
  14.中意附加全残保障团体收入保障保险
  15.中意附加团体定期寿险(B款)
  16.中意附加生育团体医疗保险
  17.中意附加儿童重疾团体疾病保险
  18.中意附加公共保额团体医疗保险
  19.中意医保补充团体医疗保险
  20.中意附加理财配偶女性健康保险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与印刷电路板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

杨安进律师

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伴随着电子电路工业应用、设计和制造的发展,尤其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自其诞生以来便以其众多优势而被广泛采用,至今更是成为人们进行电路设计和联线的绝对主流的方式和制造工艺。电子技术领域信息化、标准化的提高,使得电路板的设计、制造更加规范,被重复使用、进行工业化大生产的可能性和规模日益扩大。在全球工业化已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路设计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印刷电路板正以各种形式普遍应用于各种电气、电子产品中,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印刷电路板这种工业产品在其日益广泛的应用中,其设计和制造也经历了从简单、粗糙到复杂、精密的发展过程,并日益朝着多层、高密度、原理复杂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在电路板的设计、制造中投入的智力劳动更复杂,投入的财力更加巨大。与印刷电路板相关的知识产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许多行业甚至成为企业的命脉。

本文试图就与印刷电路板设计、制造中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阐述个人意见。



印刷电路板简介
从现有的技术设计和制作工艺看,印刷电路板是在一片由金属片(一般是铜)和绝缘体压合而成的板子上,完全按照事先设计的电路布线图,利用特定的工艺将金属片艺刻蚀成所需要的电路布线。在刻蚀后的电路板上往往还要印上事先设计好的电子元器件排列图,以标注各个部位所焊接的元器件。焊接上相应的元器件后,电路板就完成了设计者所需要的电路连接,才可能具有所设计的功能。

在设计、制造电路板之前,先要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的设计现一般采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式,复杂的原理图往往由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有的是公知的、具有特定电功能的通用模块,大部分是设计者根据电路功能需要而独特设计和划分的。

整体完成后的原理图,有的能独立实现某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有的只属于电路或整个设备中的一部分,独立使用时不具有实用功能,只具有某些纯理论上的电功能,需配合其他电路、设备才能实现实用功能。

原理图被确认后要进行电路板布线设计,同时要根据所具体选用的元器件进行元器件具体位置的排列布局设计。这时候要综合考虑电路板尺寸、具体元器件尺寸、布线层数、接口、电磁兼容等因素,最终完成电路板这种工业品的具体联线方案。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电路板的布线和元器件排列。这些工作现都可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甚至可以根据原理图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动布线。但是,这种自动布线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尤其是元器件数量多、耗电、电磁兼容问题复杂、某些接口和元器件位置具有固定性的情况下,其实用性较差。自动布线只在一些简单电路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现在大部分电路都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人工布线。这是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布线工作完成后,也就意味着元器件排列等相关工作均已完成,可以将相应的设计图交由专门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厂商进行制造。制造的过程一般是纯机械的过程,只存在工艺的问题,与具体设计无关。电路板制作完成后,便可接插选用的元器件并进行焊接,最终得到具有设计功能的工业制成品。

但是,一个复杂电路板的设计一般不可能按照上述程序一次性完成,都需要一些试验、修改的过程使之优化,才能最终批量生产。

由于电路板的这些特征,使得两个独立的设计的电路板应该在原理图及布线上存在巨大差异,即使按照同一个原理图分别进行布线,则绝大部分电路布线都应是存在巨大不同的、个性化的。电路板的高密度性使得对电路板任何一个元器件位置的变更,任何一个重要元器件的增删都会导致全盘性的变化,其多层性和高密度性还导致对电路板实物进行复制抄袭或进行反向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电路板的抄袭必然是源头上对图纸的抄袭。两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电路板如果存在布线上和元器件排列上的大部分实质相似,可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源头上的复制关系。



二、图纸的著作权

从上述介绍可见,电路板的设计制造中必然会产生以下重要图纸:

电路原理图;
各层PCB布线图;
元器件排列图。
这三种图集中体现了电路板的智力劳动成果,是这种产品设计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产品设计图纸,也是企业对这类产品所拥有的最核心的知识产权所在。

电路所采用的设计原理及所实现的功能虽然不受保护,但实现这些原理和功能的具体方式是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当然,其中一些通用的独立功能设计可能不受保护,但是,一些计算机CPU厂商为计算机主板生产厂家提供的特定CPU主板具有指导性的粗略设计规范,有的称之为公板设计,是享有著作权的。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作品的规定,电路原理图、电路布线图和元器件排列图应当属于产品设计图纸。这些图纸的设计者,享有对该图纸的著作权。

除上述图纸之外,在电路板制造工艺中还会产生一些其他图纸,如电路板尺寸方位图,过孔、焊孔图等,也属于产品设计图纸中的一部分,但其主要从上述三种图纸衍生而得,主要用于制造工艺需要,单独体现的智力劳动不多。



三、其他知识产权

警惕调解的滥用和强制趋势

周永坤


调解历来是中国特别钟情的纠纷解决制度,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高调解率为学界和社会所诟病,这是对偏重调解的人治传统的反思。在这一态势下,民事案件的调解率逐年下降,全国一审民事案件调解结案率从71.73%下降到2002年的30.32%,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但是,步入新世纪前后,调解再次受到追捧。法院的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开始摆脱有此项统计以来连续14年的下降势头,从2002年开始呈现上扬态势, 2006年上半年,一些地方法院甚至出现了“无判决”现象,这是很可忧虑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股“调解旋风”正在走出民商事案件向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领域蔓延。调解的滥用与强制化正在日益严重地侵蚀着刚刚起步的法治机体。
  调解的蔓延、特别是强制调解的兴起是建立在对调解的二大误读之上的。
  第一,调解不是东方社会所特有,它是欠发达社会普遍性的制度,这已为现代法人类学所证实。澳大利亚的土著马努斯人(Manus people)原先的主要纠纷解决方式是“械斗、突袭以及短暂的媾和仪式”组成,后来他们从殖民者那里学习到了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机制:将它交给一个独立的仲裁者, 这事实上是一个调解程序。可见调解是单纯依靠实力解决纠纷的野蛮行为的文明替代品。在非洲习惯法体制下,调解是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菲律宾吕宋岛的伊富高人除杀人案进行血亲复仇外,其他的纠纷都用调解。 印第安人的部落社会也通行调解。 西南太平洋上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上的美拉尼亚人也钟爱调解。
人们将调解作为东方专利的思想很可能来自对古希腊社会的误解,仿佛古希腊没有调解,其实不然,调解同样是古希腊主要的纠纷解决制度。《荷马史诗》开头就是一个关于调解的故事。国王阿伽门农起先答应将美丽无比的布里塞伊斯作为战利品分配给英雄阿基琉斯,后来这小子看到布里塞伊斯貌若天仙起了色心,遂撕毁前约,向阿基琉斯讨要布里塞伊斯,阿基琉斯当然不买账。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流血冲突即将爆发的时候,先是雅典娜劝说阿基琉斯别动手,接着是涅斯托尔在两人间进行调解,化解了一场流血纷争。 至于希腊社会何以较早结束了调解的历史,答案只有一个:它的城邦制度是一个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里,调解只能退居次要地位。这一理由同样适用于解释古罗马为什么有发达的判决和式微的调解制度。
  第二,调解是落后的文化遗存,不是先进的法律文化。人们常常将调解理解为对现代性反思的产物,或者将它视为和谐文化(与判决相比)的一部分,这并不准确。恰恰相反,在现代,调解是落伍的法律文化。作为纠纷解决制度,调解具有“前国家”性,它是在一个结构简单的小型社会里的主导性纠纷解决制度,在国家产生以后,它退居于社会自治领域,在国家层面,调解只应该对判决起到“拾遗补缺”作用。东方调解(特别是官府的调解)的发达与长久,这不是东方的优势,恰恰是东方的劣势。与判决相比,调解有其内在的弱点。
  (1)调解的非规则性与非程序性。日本和美国的学者都将调解归之于非规范的纠纷解决机制。从我国调解的实践来看,它也是非规范与非程序的,我们所理解的调解的优势其实都是建立在它的非规范性与非程序性之上的。就调解的过程来说,它本身没有一定的程式,一切都以当事人的和解协议为归指。调解的内容的正当性不是来源于法律规则,而是双方的认同,这就势必造成结果对规则的偏离。调解的非规则性与非程序性本身对于纠纷的公平解决不利。由于遵守规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对这一原则的违反必然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潜在的威胁。(2)调解常常牺牲公正。对于这一点,西方学者多有论述。程序正义研究的佼佼者贝勒斯就指出程序正义的原则在协商式程序(包括调解)中不适用,因此,协商解决纠纷的方法起码基于两条理由是缺乏公平的:“其一,一方当事人可能比另一方当事人拥有更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bargaining power)。其二,由于形式正义不适用,因此,与特定某人就相同问题进行协商的不同的个人,可能就无法得到比较正义。” (3)调解也存在执行难。随着调解的增加、特别是强制性调解的发展,调解的执行难问题已经露出水面,相信随着强制调解的进一步发展,由调解所产生的执行难问题及其它的社会问题将日益显性化。调解解决执行难其实是以牺牲规范和公正为代价的,一旦当事人知道在调解中失去了规范所给予的权利或者上了对方的圈套,则反悔在所难免。时下不准反悔制度的确立,将纠纷延续到了执行阶段。同时由于调解与判决相较在程序上的劣势,它出错的可能性更大,这也埋下了执行难的隐患。(4)调解并不经济。如果一切天遂人愿,则调解无疑比判决要来得经济,但是这只是理想。就成本而言,法院的调解成本本身并不小,同时法院在计量调解的成本时是将社会成本忽略不计的。事实上,在所谓社会调解大格局的制度下,社会对调解的成本投入是相当高昂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制、乡镇司法所的建制、司法局的投入、乡镇政府的投入等等,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我们将这些成本投入到法院,相信将产生经济得多的效益。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强制调解的政策导向本身通过当事人的利益计量,转化为一种调解的成本,当强制调解成为一项公开的制度设计的时候,调解的成本将成倍增加。还有,我们计量成本的时候忘记了那些调解失败的案件。在那些案件中,调解的成本是无限大的。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调解出错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判决,因此它就要支付比判决更高的“错误成本”。人们在计算调解的成本时往往只计算“直接成本”,而忘记“错误成本”。正确的计算方法应当是追求“直接成本”+“错误成本”的最小化。(5)调解切断纠纷的功能被夸大。调解有利于切断纠纷、有利于和谐只是一种臆断。诚如罗马格言所谓“有好篱笆而后有好邻居”,只有在权利明确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关系。许多调解协议、特别是强制性调解协议缺乏公平这个和谐的基本前提,它只是将纠纷掩盖起来,因此很有可能酝酿一场更大的纠纷。这在婚姻家庭纠纷中特别严重,最早提倡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美国已经将此类案件排除在调解范围之外, 而我国恰恰强调此类纠纷必须调解。(6)调解对公民人格的不良影响。对调解的比较优势的肯定是建立在传统的息讼、耻讼观念之上的。“息讼有利于和谐,争讼有损社会和谐”这种和谐观念本身是有问题的:它将和谐理解为建立在人的利他主义行为方式和社会最小利益冲突状态。我国古代儒家的和谐社会正是这种和谐,恰恰在儒家的和谐社会理想中,人们对诉讼普遍表示厌恶。对于这一点,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法学家吴经熊有精当的研究。他将争讼视为“自然现象”,认为,“没有争讼,就不会有真理,也不会有公道。法律以争讼为发源地,以公道为皈依处。”吴经熊认为,过分强调通过调解息讼对公民的人格会有不良影响:一是容易形成双重人格;二是造成心理的压抑,使民心不和顺,容易走向极端。
  我国法律规定了调解的自愿原则,这是非常正确与重要的。但是,我国现实的调解制度却具有相当的强制性,调解的强调化正在日益严重地侵害着我们刚刚起步的法治事业。调解的强制性起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有的法律法规规定调解是必经程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依本条规定,调解是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调解成了法官的义务。二是上诉程序与错案追究制度的结合,构成了迫使法官选择调解的强大的利益与精神压力。在当下的制度下,被改判或被驳回再审的案件将作为错案,一旦作为错案受到追究,法官失去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而调解可以避开错案追究的风险。三是调解在程序上排斥检察院的抗诉。对抗诉的排斥一方面强化了调解协议的强制性效力,另一方面也由于它减少了法官被追究错案责任的风险而提高了法官调解的积极性。四是行政诉讼中禁止调解制度的虚置。
  现在,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调解内部规定,这些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调解的强制性。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在法院内强化调解的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促使、甚至迫使法官调解。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将调解率作为考核内容,奖励高调解率者;规定调解为第一选择,甚至对个案规定最低调解次数,要求案案调解;规定硬性调解率指标。(2)动员法院外部力量参与调解,借助社会力量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3)对当事人施以利益压力。例如,有的法院规定撤诉可以退还一半诉讼费,如果双方当事人都坚决要求减少诉讼费,法院对于选择调解的当事人许诺以适当少收诉讼费。更多的是对当事人施以利益“威慑”,法官以“背对背”的方式告知双方当事人判决对他的不利后果,例如,败诉、执行难等等,迫使当事人从利益考虑选择调解。
  动员社会影响与政府权力参与的人民调解本身有阻隔权利人走向司法的消极作用,这本身是一个人权问题;法院的强制调解无疑构成对权利人权利的冲击。强制性调解其实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有害的遗产。我国古代衙门就通过对原告的关押甚至刑罚威慑来阻拦当事人走向司法。现代社会,强制调解是被禁止的行为。1960年日本最高法院的一个判决就宣布民事案件的“强制调解”是违宪的。
强制调解对人权法治构成严重的冲击。
  首先,强制调解不利纠纷公平解决,这是由于调解本身的非程序性与强制调解的“准暴力性”所造成的;其次,强制调解侵犯了公民的权利,这包括程序性权利和实体性权利;再次,强制调解对法治的根本价值构成威胁,强制调解威胁法律的至上性,强制调解排斥了公众对纠纷解决过程的参与这一法治的基本要求,强制调解对法院和法官的地位的冲击。因为在强制调解中法官扮演的不是裁判官的角色,而是行政官、甚至是一个自利的商人的角色,同时,强制调解使法官成为司法外权力的工具,使法官深深陷入社会之网中,对法官的人格也构成负面影响。强制调解一方面强化了法院的行政功能,它也强化了法院内部结构的行政化趋势。
  总之,调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制度,它是小型社会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在人类社会组织化的过程中,调解退化为一种基层社会的自治制度,同时它也作为诉讼中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制度,具有相当的意义。调解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与社会的政治原则有关。通常是法治社会与发达的裁判相伴,而人治社会则青睐调解,使调解具有强制性。我国发达的调解是与人治的社会样态相匹配的。钟情调解背后是单一的思维:人们只看到现实条件下调解比判决比较“好用”,人们忽略了它的基础:调解的优势是建立在人治社会之上的,它与人治社会相互促进,强制调解的发展必然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更为艰难。
  即使我们避开法治的基本价值——正义不谈,从单纯的息讼角度来看,在一个权利观念兴起的时代搞强制性的调解也是不行的。事情真有点吊诡:现代的息讼靠争讼。古代息讼的成功是以牺牲人的权利为代价的,是以人的权利麻木为条件的。当权利成为时代的特色的时候,当人的权利觉醒的时候,只有通过诉讼公平地分配权利与义务才是根本的息讼之道。
  人们常常只是从工具理性的意义上来解读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单纯地将调解、法院作为达到社会目标的一个工具,这是非常片面的。社会是一个整体,纠纷解决制度与社会的关联主要是“意义”的、而不是“工具”的。所谓“意义”的关联是指纠纷解决制度本身是社会的一部分,它与社会是互动的。因此,我们在思考纠纷解决制度的时候,就不能仅仅考虑现实社会,而应当考虑未来社会——我们的社会理想,我们要找到一个有利于理想社会实现的纠纷解决制度。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路,我们就要寻找与这一长远目标相一致的纠纷解决制度,这个纠纷解决制度必须以法院的判决为核心,至于调解,则只能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禁止权力对人民调解的介入,并加强对它的法律规制,同时在法院的内外制度上保障法院调解的自愿原则的贯彻。

2006年11月3日于东吴研究室

周永坤,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周永坤教授“平民法理”法律博客http://guyan.fyfz.cn/blog/guyan/
转载请注明出处